最佳紀錄片獎《河上變村》Flowing Stories
曾翠珊 TSANG Tsui-Shan 香港 Hong Kong〡2014〡紀錄Doc〡97 min 曾翠珊繼《蠔涌》、《河上風光》和《大藍湖》後的「蠔涌四部曲」。蠔涌村由兩條河流匯聚而成,幾十年前村民為了生計,紛紛移民到歐洲開餐館去。年輕人長大了,在彼邦建立家庭,不變的是他們對蠔涌的感情。每十年一次的太平清蘸,除了是代代相傳的禮節儀式,也見證家庭團聚及遊子思鄉情。曾翠珊鏡下有美景與風俗,更有念念不忘的人。 得獎理由: 一部穿越個人史、家族史、社會史的重要紀錄。十年一次的必要儀式,成了串連四散族人的關鍵凝聚,然而,儀式卻在地產霸權及開發主義的威脅下,顯得脆弱與不安。這樣紀錄從香港本土作為一種方法來看,格外重要。 |
最佳實驗片獎《尋找木柵女》Looking for Siraya
鄭立明 CHENG Li-Ming 台灣Taiwan〡2013〡實驗Exp〡27 min 1871 年,約翰.湯姆於福爾摩沙拍攝了一系列的風景與人物,作品當中的傑出人像,幾乎都是於今日高雄內門鄉的「木柵」所攝製。其中一張散發優雅神秘韻味的平埔族母子並未留下任何線索,於是我們給母親一個「木柵女」的代號;而照片中所呈現的左右雙重影像,像是一座矗立的歷史大門,吸引拍攝團隊向前推開,追尋過去那個與島嶼、與自己先祖相關的神秘來源。 得獎理由: 創作者自覺地探問歷史影像,在不同影像媒介和自我觀照的過程中,介入過去、現在與未來。影像與聲音,文字和圖像不停交錯、並置,是這部作品的特色與優點;此外,它也指向語言和族群變遷的議題。實驗,若在本片指涉風格和語法的試驗和實踐之意,它在內容的挖掘與提問或可再深刻一些,讓實驗的層次更為完整。 |
勇於創新獎《Listen Darling》
蘇明彥SU Ming-Yen 台灣Taiwan〡2013〡紀錄Doc〡12min 住在文林苑附近的李斯勇,每在都市更新後,眼盲的他都要再以身體重新感知家的記憶。這天,母親生日,全盲的李斯勇帶著弱視的吳文如及未出生的孩子,穿梭在陰暗幽微的城市,拼湊著破碎的日常與家庭記憶,緊握的情感在廢墟中流動蔓延,同時期待新生。簡單的生活時光片段中,卻展現了人們對家滿滿的依戀。 得獎理由: 不少講傷殘人士的影片,多描寫他們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問題,譬如說社區設施不夠,行動很不方便,或者是受到歧視,工作和社交都很因難等。 Listen Darling就很不一樣,它是嘗試描繪失明人如何透過聽覺去了解、欣賞這世界,換言之,影片試圖紀録人物的感覺。感覺是抽象,且難以表現的。雖然本片未算非常完整及深入,但是比起一般以“說明“為主的紀錄片,它是頗有新意,希望製作人繼續努力。 |
【劇情類】
《自由人》/ 柯汶利,馬來西亞 《紺珠之地》/ 王傢軍,台灣 《賠給我,還給你》/ 馬文能,香港 《陽光空氣水》/ 莊知耕,台灣 《冰毒》/ 趙德胤,台灣 《泳樣》/ 詹凱迪,台灣 《世界》/ 邱陽,中國 《非關男孩》/ 游翰庭,台灣 【紀錄類】 《學習的理由》/ 楊逸帆,台灣 《子非魚》/ 黃肇邦,香港 《河上變村》/ 曾翠珊,香港 《Listen Darling》/ 蘇明彥,台灣 《工廠男孩》/ 方亮,中國 《Who Are Those Devils》/ 林鍵均,澳門 《我的家庭真可愛》/ 鄭宏信,馬來西亞 《成家》/ 巫宗憲,台灣 《我那個人》/ 謝欣志,台灣 |
【動畫類】
《黑熊阿墨》/ 趙大威,台灣 《未央歌》/ 許桂騰,台灣 《逆石譚》/ 吳啟忠、吳子晴,香港 《荒城之月》/ 吳德淳,台灣 《蠱》/ 黃士銘,台灣 《游出自我》/ 詹凱勛,台灣 《少女狂想》/ 鄭信昌,台灣 《羊群效應》/ 古寶晶,台灣 《尋慕》/ 詹念諭,台灣 【實驗類】 《小團圓記》/ 劉行欣,台灣 《老子。著錯了》/ 李偉盛,香港 《尋找木柵女》/ 鄭立明,台灣 《開發中肖像》/ 陳運奇,台灣 《今日星期幾》/ 楊凱婷,香港 《流轉》/ 沈紹麒,馬來西亞 《遠方》/ 楊正帆,中國 |
評審名單 (初審評審各類由一位外聘評審與南方影展策展人組成)
初審委員:
呂文忠、林啟壽、徐漢強、黃庭輔、應亮、謝珮雯
實驗類獨立評選委員:
龔卓軍、蘇育賢
決審委員:
李志薔、孫松榮、管中祥、謝文明、張虹
市民影像競賽評審:
平烈偉、吳仁邦、林皓申、黃曉君、蘇蔚婧、林啟壽
初審委員:
呂文忠、林啟壽、徐漢強、黃庭輔、應亮、謝珮雯
實驗類獨立評選委員:
龔卓軍、蘇育賢
決審委員:
李志薔、孫松榮、管中祥、謝文明、張虹
市民影像競賽評審:
平烈偉、吳仁邦、林皓申、黃曉君、蘇蔚婧、林啟壽